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是在新的学科发展要求下,于2004年由原有的瓣膜∕辅助循环研究室和生物化学研究室重组而成。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组织工程瓣膜和管道、新型人造心脏瓣膜及心室辅助装置的研制,心脏病细胞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内容。本实验室是一个分子生物学、细胞学、流体力学、材料学和外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着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研究型实验室。
研究室早在70年代就开展了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进一步深化传统的研究内容,探索了新型抗钙化及交联技术,开发和提升了牛颈静脉带瓣血管通道、无支架主动脉生物瓣膜等新一代产品。另一方面对研究领域进行了拓展,在心血管组织工程、支架介入式新型瓣膜、纳米抗凝血植入材料研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在心室辅助装置的研制中,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辅助装置—FW型轴流泵,制定了轴流泵评价参数的行业标准。
对晚期心脏病进行细胞治疗是本研究室目前从事的重点项目之一。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室一直致力于晚期心脏病“血管新生”治疗的研究。目前从单独的基因治疗研究过渡到细胞治疗或与基因治疗联合来治疗心脏病,探讨干细胞移植在心脏再生和心功能改善中的意义和机制。已经建立了细胞移植标记检测方法和体内评价体系,使用多种手段(超声、核磁共振、核素扫描等)来评价跟踪移植细胞的迁移、定位和分化及心功能的改善。实验室建立了大小动物心肌梗死的标准化模型,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可信性。本实验室系统地研究了间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和人软骨来源的间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建立了成熟的方法对干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扩增。本实验室目前正在心衰晚期患者进行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Ⅰ期临床试验。
实验室拥有动物手术室、分子和生化室、病理室、细胞培养室和同位素室等10余个功能室。实验室还拥有为数较多的先进的医学研究设备。
现任实验室主任张浩。目前实验室共有各类研究人员30余人。实验室目前已培养研究生60余名,培训来自12个省市19个单位的38位访问学者。
实验室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通过了卫生部专家组的验收和评估。研究成果获得5项国家和部级奖励,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IF>10分论文4篇,IF>5分论文7篇。目前本实验室承担的国家级“再生医学研究”相关课题共20余项,总经费达8400万元。本实验室是目前国内在心血管病再生医学研究中获得科研资助最多和研究成果最为显著的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