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阜外医院在4.3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救治了960万平方公里数以万计的生命时,阜外医院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他是那些心脏病人逐渐暗淡的生命可以重新燃烧的一丝火光;他是殷殷华夏学子背景离乡追寻的方向;他是一辈又一辈阜外人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谱写的辉煌!
而48年前的这里,对于心血管病而言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是一代又一代阜外怀揣着必定成功的信念和对生命的承诺义无反顾的驻守在这里。纵使经历着复杂的时代变化,也有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但他们却始终相拥着向前。1956年国内率先开展外心血管造影,1972年国际上首次提出“大动脉炎”的概念,1974年成功开展国内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直到2002年,心血管手术的年手术量已达4280余例,各类手术总量均居全国首位。此时的阜外医院足以让人们踮起脚去仰望。可每一届阜外领导班子,每一位阜外人都没有因为现有的成绩而停住脚步,放弃追求。我们相信在阜外医院的跑道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是阜外医院谱写了中国心血管病的发展史,并将在这片历史的年轮上篆刻更多的圆。做为心血管病发展的领跑人,阜外人没有特立独行,而是用其宽广的胸怀做为摇蓝,带动着祖国各地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院共招收进修生5100余名,成为具有优势地位的人才培养基地。
在阜外医院的带动下,全国心血管病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而此时此刻,我们渐渐感受到了对手的存在,阜外医院又一次迎来了时代的挑战。而一直信守发展的阜外人,更加团结自强。一项项科研成果的诞生,一例例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及逐年递减的微乎其微的死亡率,让祖国各地的心脏病人奔走相告,以至让他们不远万里来到阜外医院,为了延续自己不该结束的生命,寻找一丝希望。面对那一个个逐渐枯萎的生命,那一张张充满渴望的脸庞,我们感到了肩上的责任。深夜里手术室的的灯光,是为了挽救生命而点亮;病人家属都已沉沉睡去,而医生护士却还在身旁,这就阜外人对和生命的承诺。当我们把健康当做礼物送给病人的时候,病人是何等的开心。
阜外人用精堪的医术换得了病人的信任,用真诚的服务打动了病人的心。而当SARS病毒袭击人类的时候,阜外医院为了那些更需要我们的人,第一次放下手术,赶往一线,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凶险,几百位阜外人丢下了父母、丢下了孩子,却没有丢下阜外人的团结勇敢,没有丢下阜外人那颗关爱人类生命的心。非典过后,阜外人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本职工作。那一年阜外医院在经受了非典的冲击后,手术量却有增无减。
如此团结的集体、如此拼搏的集体,纵使再强大的对手,也无法在跑道上超越我们,更无法动摇“阜外”品牌优势。
放眼未来,阜外人不仅要捍卫住自己国内第一的位置,还要征服世界。为人类心血管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心血管病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一辈阜外人的理想与追求就如同清澈的泉水,灌溉了这片土地,新一代阜外人依旧会努力奋斗,让这片土地结出更加饱满的果实。这是我们和生命达成的默契,这是我们对人类的誓言。我们自信:阜外人未来的路或许坎坷但一定辉煌!
8病区杨秋供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