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掌上阜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我要挂号
意见信箱
我要求职
我要进修
志愿服务
返回顶部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健康报头版刊登《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及我院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经济学研究相关内容

作者: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1-08-17 00:00:00

高血压患者6年激增4000万 我国心血管病病人已达2.3亿,大约每分钟有6人死于该病 目前,我国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病人估计已达2.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相比2002年的统计,6年激增4000万。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大约每分钟有6人死于该病。在由中华医学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举办的中国心脏大会上,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等专家点评该报告时指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心血管病负担日益加重。 报告称,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与2002年相比,2008年高血压患者激增4000万,心衰患者由400万增长至420万,而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也由250万增至300万。2008年城市地区冠心病死亡率上升2.31倍,农村地区上升1.88倍,城市心肌梗死上升2.40倍,农村地区上升2.84倍。农村地区的冠心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超过了中小城市的水平。从出院人数来看,1980年~2008年间,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年平均增加8.28%,高于出院总人次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980年以冠心病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为15.03万,2008年则为240.93万;1980年以脑卒中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仅10.29万,2008年则为200.44万。 这一结果导致心血管病疾病住院费用攀升。报告指出,自2004年以来,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和脑梗死为诊断的患者住院费用,在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后,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46%、26.9%和31.1%,到2008年分别为24.5亿元、80.7亿元和127亿元。自2004年以来,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和脑梗死为诊断的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7%、5.7%、2.7%,其中,2008年急性心肌梗死次均住院需花费12566元。 专家指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吸烟等是造成心血管病发病增长的主要因素。比如,人们的体力活动明显不足,其中我国男性体力活动量在10年间减少了27.8%,女性减少36.9%。由此带来的居民肥胖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均持上升趋势,其中18岁以上超重和肥胖者分别达到2.5亿和7000万,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反映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防治现状和临床研究现况的综合报告,今年已是第六年发布该报告。 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帮患者省钱 每年人均可节约费用约210元 日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课题组研究人员,在江苏等5省完成一项针对8326名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卫生经济学研究,通过管理组与对照组的调查对比,发现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降低高血压服药患者年均药物治疗费26元、降低患者年人均住院费用约245元;此外,通过规范化管理,能帮管理组节省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约210元。 据了解,该高血压防治的卫生经济学评估项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共同开展,主要内容包括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分类干预、定期随访等。在江苏、山东、河北、甘肃、四川等地,研究人员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乡10个调查点遴选了8326名高血压患者,其中参与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患者3967人、对照组4359人,回顾性收集了他们2009年11月~2010年11月的医疗成本信息。 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服药患者年均药物治疗费用为702.1元,管理组为688.5元,对照组为714.6元,管理组比对照组低26元。高血压患者年人均住院费用为1064.8元,其中管理组936.7元、对照组1181.5元。高血压患者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中,管理组为2165元,对照组为2375元,管理组比对照组低210元。 顾东风指出,该研究探讨了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药物治疗费用、住院费用及直接医疗费用的现状,提示社区规范化管理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负担。该研究为进一步评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高血压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是否具有卫生经济学上的成本效益奠定基础,并为高血压等慢性病医疗保险制度费用报销比例和额度的修改提供了依据。该研究属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转自健康报8月15、16日头版)

上一篇: 著名药理学家杨宝峰院士来我院作特邀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