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掌上阜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我要挂号
意见信箱
我要求职
我要进修
志愿服务
返回顶部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健康报》:信息化 向医院核心靠拢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助理 郑哲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16-06-28 14:06:17


如何将大数据思维与医院信息化发展相结合,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便民、惠民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探索建立由医院管理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EMR)和集成平台组成的医院核心信息平台,医院信息化的“溢出效应”不仅让医院的管理和发展尝到了甜头,也让患者感受到了方便和实用。

新技术这样为医疗质量把关

就诊量大幅攀升、病情严重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医疗质量如何保证?

利用信息平台,医院构建起临床决策和疾病诊断等支持系统,在输血、手术、用药等关键环节全面实现信息化支持的闭环管理,利用机读标识、移动设备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操作过程的监督、核对,保证了临床操作在时间、地点、人员、方法、措施上的完全正确,避免了医疗过程中低级错误的发生。与之前相比,手术准确率达到了100%;核对时间缩短21%,患者入室至手术开始时间缩短10%以上;感染监控全面提升,院内感染率由0.8%下降至0.5%。

比如患者需要输血,由接诊医生开具输血申请,通过系统传递到输血科,输血科配血完毕后,扫描确认发血;护士在病床旁扫描患者腕带、输血袋、护士胸牌,确认执行的正确性;输血完成后,系统还会提示医生观察输血效果。如果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随时可通过系统进行不良事件提示。

在手术环节,手术前,电子病历系统会对患者的病历书写情况、生命体征状况、检验结果等指标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提示;当患者被推入手术室时,护士会扫描患者腕带,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型、术式、手术状态等会同时显示在手术室门外的屏幕上和家属等候区的屏幕上;手术进行时,输血、使用高值耗材等操作都是采用扫码的方式进行核对和确认;手术结束后,将患者推出手术室时,工作人员会再次扫描患者腕带,确认手术结束。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护工作站、临床知识库系统的联合使用,医院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2009年~2015年,医院住院患者治愈好转率由99.5%上升至99.8%,死亡率由0.5%下降至0.2%;外科手术死亡率由0.8%下降至0.5%;在医院医生人数增长低于20%的情况下,同期住院患者总数增长了74.4%,平均住院日也由9.5日下降至7.4日。

网络化这样让患者少跑路

患者就医体验差、效率低,怎么办?作为专科大医院,又如何助力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

现在,用手机登录“掌上阜外”App,患者就可以查看到阜外医院的科室信息、医生介绍、医生排班等信息,并可进行7日之内的预约挂号。预约日当天,患者按照预约提示的时间到达医院,无需排队,可直接在门诊自助服务机上取号。就诊结束后,患者可在任意一台门诊自助机上交费,并打印检验结果和检查报告单。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阜外医院官方微信平台进行预约挂号,目前微信关注人数达到5万多人,其中近2万人成功在线预约。这些移动终端应用的推出,实现了医院诊疗业务的拓展,将挂号、排队、报告查询等过程简化,帮患者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也优化了医院内部管理。

心血管疾病预防重于治疗,作为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不能仅仅关注某一台手术,更要关注患者的长期管理和健康教育。阜外医院集合自身优势,组建专科资源团队,开展远程医疗,专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各种移动互联方式,就可以随时完成医疗咨询、诊疗指导等操作。同时,医院还建立了网络医院服务平台,作为远程医疗的有效补充,通过后台初步分诊和医生在线回复,减少了患者的盲目就医,也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效率。

2016年3月,“阜外医院(视频)学院”(简称“阜外学院”)正式成立,面向全国心血管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以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视频教学,并结合线下培训,传播规范的心血管病疾病防治知识。目前,阜外医院已经构建了涵盖全国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网络,形成了覆盖40个县区级单位、26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控网络,管理患者300万名,并培训了2.5万名基层医生。

大数据这样支持临床科研

医院积累了超过50万例患者的医疗大数据,如何让这些数据的价值得到转化?

通过院内临床信息系统与国家级数据多中心实验平台的整合,阜外医院建立了心血管疾病临床科研数据中心,存储数据覆盖全国超过300家不同级别医院心血管专科,总计患者超过50万例。

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阜外医院统一了各系统用的术语字典,完成了临床习惯术语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自动转化,基础心血管专科数据集总条目超过4万条,形成了心血管疾病领域国内最为完整的术语标准。在此基础上,医院实现了全部临床数据向科研分析数据库的直接转化,数据采集、处理时间平均缩短约2/3;目前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95%以上的数据支持,准确性达到99%以上,使研究人员获得了更为清晰、灵活的数据视角。

有了数据中心的科研支持,医院近年来科研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2014年,医院核心期刊文章年发表数量由358篇增长为742篇,其中SCI文章由116增长为269篇。


原文链接:《健康报》2016年6月27日第5版

上一篇: 《柳叶刀》专访胡盛寿院士

下一篇: 《中国青年报》:“援疆,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