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鼎力

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成立

来源: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发布时间:2016-12-22 17:22:02


北京,2016年12月20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起成立的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成立仪式发布会圆满举行。成立仪式上,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办、在《健康时报》社以及强生医疗的共同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房颤疾病防治知识健康大讲堂,为到场患者详解讲解了房颤疾病预防治疗的健康科普知识。在活动中,专家们呼吁全社会关注心脑血管健康问题,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科学治疗认知水平。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惠君在成立仪式上致辞。他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脑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严峻,全社会面临的挑战日益艰巨,整体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力量比较薄弱,迫切需要以专家团队的成绩和优势来凝聚全社会更广泛的协作与公益支持。成立楷祺基金会是我国心血管公益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加强公益主体联合、沟通社会各方、推动并促进心血管病领域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金会将全心全意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旨在“启迪慈爱共佑健康中国心,提升中国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水平”,更好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和保障。

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首任理事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介绍基金会情况。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吴英恺、陶寿淇教授等为核心的一大批心血管病防治专家,数十年来辛勤耕耘,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学术成果,在心血管领域的防治、科研、以及学术成果向基层大众的普及教育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故取“恺”、“淇”之名成立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

基金会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支持并组织心血管病防治科研、培训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心血管病防治网络的建设发展和科学研究;支持心血管病防治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资助心血管病防治相关公益活动,在向特定心血管病患病人群提供救助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与职能,并开展相关公益性活动;通过楷祺健康大讲堂、西部扶贫项目、基层医师培训、先心病儿童救助等活动,更好地推动心血管病防治公益事业。


楷祺基金会成立仪式上同时举办了房颤疾病防治知识健康大讲堂,由医科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医科院阜外医院院长助理、外科管委会主任郑哲分别向来自不同社区的百余位听众及与会记者介绍了房颤这种常见心脏病的防治知识。


张澍主任讲到: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目前我国有600万至800万人罹患房颤,房颤患病率达0.77%。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倍,卒中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5倍,而20%至30%的卒中事件是由房颤引起,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房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持续性的医疗费用也会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由于公众及患者对房颤的认知不足、就诊不及时,患者往往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期,常常造成严重后果。房颤风险的简易自测方法:当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疲劳、头晕、晕厥、胸痛等症状时,可以通过自测脉搏、看看心跳是否规律等方法,及时发现房颤风险。高危人群越早诊断治疗,效果越佳。导管射频消融已经成为治疗房颤的有效手段之一。


郑哲主任指出:房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类是药物治疗,利用药物控制心律和通过抗凝治疗预防房颤引起的卒中。第二类是介入治疗,经导管对心脏特定位置消融,通过穿刺血管以射频方式进行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有一定的复发率。第三类是心脏外科手术,通过开胸方式在心脏表面和内膜消融,胸腔镜辅助房颤射频消融术,通过微创方式实现房颤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房颤患者在选择疗法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在此,与会嘉宾呼吁,全社会应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并提升对房颤等心脏血管疾病的认知,使患者及时到医院确定诊断并接受正规治疗,以避免卒中等严重危害后果。

上一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组织召开2016年度统战人士座谈会

下一篇: 终晚期先心病患儿有“福音”——阜外医院成功实施一例4岁儿童心脏移植